近年来,清城区聚焦市政设施及城市照明管养主责主业,坚持精细化管理与创新驱动,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。今年以来,高效管养市政道路245条(总长260公里),道路养护总面积约633万平方米;维护路灯及景观灯58202盏、开关箱455个、变压器191台,覆盖东西跨度约80公里、南北跨度约30公里的广阔区域。近三年来,累计完成路面维修285400平方米,翻新标线280583平方米,更换井盖及雨水箅子23442个;处理路灯来电报修676件,维修路灯24313盏次,维修线路138980米,市区重点道路亮灯率稳定在97%以上。
注重创新驱动,管理模式与养护技术实现新突破。积极探索市政设施管养新路径,推动工作向高效化、绿色化、智慧化转型。一是以管理标准化制度引领效能提升。研究编制《清城区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技术指引(试行)》,明确各类设施维护的技术标准、操作流程与质量要求,推动市政设施管理从“经验化”向“标准化”科学转变,为精细化管养奠定制度基础。二是以维护技术革新促进提质增效。积极引入新型设备及材料,应用“高压水除线机”无损清除旧标线约1100平方米,采用“水补王”高性能快速修复材料修补路口坑洞约70立方米,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绿色养护水平。三是以路灯管养模式创新激活运维新动能。积极推进体制改革,创新采用“能源托管服务”模式,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机构负责为期10年的路灯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。项目于2025年8月1日正式进入运营期,目前正有序推进1257盏核心道路路灯的LED节能改造及单灯控制器加装(预计节能30%),同步开展监控中心升级与智慧平台建设,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。
筑牢安全防线,“平安市政”建设取得新成效。清城区深入践行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系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整治部署,精准施策解决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。一是平安示范路建设与重点路段整治纵深推进。高标准完成北江路“平安示范路”整治工程;在北江东路增设阶梯式停止线、礼让行人标线及3.8公里中央隔离护栏;在隐患路口路段增设“红蓝”爆闪灯;在清远大桥至站前路段创新设置“红白”斑马线;在富强中路花海湾园区正门增设减速标线及警示标识;全区完成20处货车右转盲区警示设施建设,切实保障道路通行安全。二是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维护质效双升。通过实施网格化巡查与定人定责机制,实现对庞大设施体系的高效维保,近三年来累计完成路面维修285400平方米,翻新路面标线280583平方米,修复挡车柱6886根,修复护栏36842米,更换井盖、雨水箅子23442个,设施完好率和安全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。三是聚焦民生需求,重点工程提升市民出行体验。实施重点养护工程,切实改善市民出行环境,科学规划夜间施工以减少交通影响,对北江四路、富强路、凤鸣路等主次干道实施沥青路面养护工程,将主要铣刨与摊铺作业安排在夜间至凌晨时段,实现“施工一段、畅通一段”。
深化精细维养,城市照明设施运行焕发新光彩。清城区坚持以精细化管养为导向,通过系统性的网格巡查与责任制管理,全面提升设施完好率与安全运行水平。一是加强照明暗区治理与关键设备保障。实施照明暗区盲区专项治理,在沿江西路与清新大桥路口、人民路与广清大道平交路口、向秀丽公园广清大道一侧人行道等区域,增设多支路灯和庭院灯,有效提升夜间通行安全性。同时,全力保障关键设备稳定运行,做好城区红绿灯、监控、电子警察等约420个用电点位的供电保障,通过常态化巡检与快速响应,多次及时解决红绿灯停用问题,支撑了城区交通秩序平稳。二是城市照明保障可靠有力。聚焦群众夜间出行需求,建立快速响应维修机制,近三年来高效处理群众来电报修676件,维修路灯24313盏次,维修线路138980米,处理交通碰撞导致的设施损坏127宗。通过精准维护,市区重点道路亮灯率持续稳定在97%以上,有力守护了城市“夜间安全”。三是市区道路路灯品质显著提升。2025年9月,全面对凤翔路、凤城大桥路灯进行提升改造,更换1214盏智能型、高光效、灯光穿透力强LED灯具,并加装单灯控制器,实现远程调节亮度、亮灯时间、亮灯范围,全力优化夜间照明亮度,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
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
2025年10月11日